提起价值投资,最有名的就是股神巴菲特。价值投资,好比花5块钱买价值10块钱的东西,可以理解成投资低估值的企业,一般说来,金融地产、食品饮料属于价值投资者青睐的行业。
与价值投资相对应的是成长投资。成长投资,看重企业的成长性,企业估值高点也没关系。投资高科技、新能源等动辄估值80倍、100倍的行业,属于成长性投资。
在公募基金经理中,张坤、萧楠、刘彦春、丘栋荣、曹名长是比较知名的价值投资者,而大成基金的刘旭,虽然也是价值投资者,但与前面几位相比,知名度就弱了很多。
其实刘旭的过往业绩也非常亮眼,而且与很多价值投资者不同的是,他不抱团、不追热点。
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刘旭。
1.基金经理简介
刘旭,厦门大学管理学硕士;
2009-2010,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;
2011.2-2013.5,广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(商业零售);
2013.5,加入大成基金,先后任家电、汽车行业研究员,基金经理助理、股票投资部副总监;
2015.7,开始任基金经理;
现任大成基金基金经理、股票投资部总监、董事总经理。
目前在管5只公募基金,规模83.54亿,如果算上他管理的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,总规模已经超100亿了。
2.代表基金分析
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(000628)是刘旭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。
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2月3日,同年7月29日大盘高点时,他与徐彦共管该基金,2018年9月11日至今,他独自管理该基金。
2015年7月至今,6年多的时间回报251%,年化回报21.28%,最大回撤30.76%(当时与徐彦共管的);
2018年9月11号他独自管理来,基金最大回撤15.18%。
从上图可以看出,基金净值走势非常完美,尤其是2019年11月至今。
2015年7月至今的6年多时间,上证指数跌了11.28%,而该基金涨了2.5倍,表现确实很好。
分年度看,2016年至今的6个完整年度里,该基金都跑赢了沪深300指数。
数据显示,从过往业绩来看,持有该基金2年、3年,赚钱的概率都高达100%。
因为业绩表现好,该基金也比较受机构欢迎。
从2018年6月底至今的7个报告期里,除了2021年6月底外,其他时间机构持有比例都没有低于50%。
年度换手率一直不高,除了2016年有3倍的换手率外,其他时间换手率一直在1.1倍到1.4倍左右,相当于平均每9到11个月才换一次持仓。
作为一只股票占比超过80%的股票型基金,十大重仓占比在50%到70%之间,持仓比较集中。
而从行业来看,又比较分散。
去年4季报披露的10大重仓来自机械设备(2个)、环保、电力设备(2个)、通信、建筑材料、电子、家用电器、计算机8个行业。
而且这10大重仓,极少有食品饮料、新能源等抱团股、热门股。
3.投资理念
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,刘旭的持仓比较集中,行业比较分散,持仓时间较长,其实,他的持仓属于估值比较低的。
刘旭在接受采访时说过,他不会去考虑牛市该怎么做、熊市该怎么做,总体策略是从企业长期价值出发,从公司运营角度去思考,寻找低估优质标的。
他的投资框架可以总结为,希望能在一条较长的赛道上找到一家公司,这家公司能相对于他的竞争对手,在某一个环节上积累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,能够更好符合行业的属性和客户的真实需求。
选股上,自下而上优选个股,选好后就集中持股长期投资,不做波段不频繁换仓,不盲目跟随市场热点与行业景气度。
关于控制回撤,他认为,如果企业足够优秀,估值很低,发生大幅回撤概率并不高。退一步,即使一些股票出现较大回撤,若它仍能满足选股标准而且整体投资逻辑未变,会继续坚定持有,而股价被过分高估的企业并不适宜重仓,可以考虑卖出。
4.对未来市场看法
刘旭在2020年7月接受采访时说,至少在未来的5-10年,始终会坚持纯基本面入手的价值投资,看好发展潜力巨大、股价低估的国产大牌家电、泵机、地板、酱油、新能源汽车配套、高端奢侈品酒类、高科技创新农业等。
5.小结
作为有5年多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,公募规模还没超过100亿,不算很大,刘旭的长期业绩还是值得期待的。
要选,就选他的代表作。